上帝的作為或令人費解,卻盡都合宜
耶利米書27章
5我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,創造大地和地上的人民、牲畜,我看給誰相宜,就把地給誰。
《耶利米書》27章描寫的大約是西底家王四年,即主前594年(見二十八1,圣經背景)時代的事。當時上帝命令耶利米負軛束手去見西底家王。以此演繹而預言西底家王將會如此被擄。并藉那些來到耶路撒冷見猶大王西底家的使臣之手,把繩索與軛送到以東王、摩押王、亞捫王、推羅王、西頓王那里(3節),宣告他們也將同樣被巴比倫擄掠。
當時這些國家的使者正在耶路撒冷勸說西底家與他們結盟,共同抵抗巴比倫。但上帝借先知耶利米預言,不僅是猶大,所有這些結盟抵擋巴比倫的國家都將被巴比倫滅國擄掠。先知不僅勸告猶大,也勸告列邦悔改歸正。
但許多人會有疑問,包括耶利米就曾如此問過上帝:為何上帝會把自己的女兒交給并不比猶大更為良善的巴比倫刑罰?即使猶大人充滿罪惡,但巴比倫并不比猶大美善,甚至更加邪惡。上帝為何把犯罪的猶大交給比他更加犯罪的罪人轄制?
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的難題。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,圣經都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質疑:公義的上帝為何允許邪惡的存在?慈愛的上帝為何許可傷害的發生?全能的上帝為何不公于傷害聽之任之?
耶利米和保羅都曾用窯匠用泥做器皿來比喻上帝與世人的關系。上帝就是窯匠,世人就是泥土,上帝有權力按著自己的心意把泥土做成怎樣的器皿,無需跟人商議,也無需征得人的同意。那是窯匠自己的。
反過來,泥土無法明白窯匠的理由,但窯匠將泥土做成什么器皿,并非沒有自己的理由。祂有絕對的主權卻不任性,祂有獨立的意志卻不隨意。祂所做的一切,哪怕我們不能理解,祂依舊不會做違背祂屬靈——慈愛、公義、正直、智慧的事。祂所做的都符合祂的屬性,哪怕我們不理解的。
用祂自己的話說,就是:
羅8:28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
耶29:11 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后有指望。
也許,我們可以把這一屬靈的原理總結為幾句話:
第一、上帝做事或令人費解,但必有祂的理由;
第二、祂不用對人解釋,但出于他智慧的設計;
第三、祂終極的目的是賜福,而不是要降災禍;
第四、祂行為的法則是公義智慧,絕不會任性隨意;
第五、祂的行為不會違背自己的屬性,祂的作為盡都符合祂屬性的原則。
因此,我們盡可相信祂對我們都有美善的計劃,祂愛我們比我們自愛更深,祂知道我們的好處,比我們渴望的更美。
不管我們身處怎樣的處境,我們相信,上帝必對我們負責任,而且祂給我們預定的都是美善的結局,只要行在祂的心意中,就必有祂命定的福樂。
親愛的父上帝:
感謝禰美善的計劃,
感謝禰豐富的預備,
禰的作為盡都美善,
禰的計劃全然公義。
求禰給我信心,
哪怕我不理解也能相信,
給我順服的心,
哪怕符合我的預期,
也能甘心順服。
唯愿禰引導我行走正路,
保守我盡都行在禰真理之上。
求給我信靠的心,
讓我全心信賴禰的美善真實。
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!
阿們!
靈修反思:
1.本章的背景是,當時列國的使節都秘密聚集到耶路撒冷,與西底家密謀聯盟抵擋巴比倫。就在這樣的場合,上帝命令耶利米束上自己的手,負軛,去見西底家和那些使者,宣告滅亡和被擄。設身處地地想象,耶利米需要怎樣的順服,才能邁出那如此“不合宜”的舉動?這對我們有何提醒?你認為侍奉者最大的要素是什么?
2.上帝為何刑罰列邦?先知都指責了他們哪些罪?可見,讓國家敗亡的根本是什么?是軍力?還是信仰道德?
3.本章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上帝的主權。先知曾質問上帝,巴比倫并不比猶大更有道德,上帝為何讓更不道德的巴比倫,刑罰也不道德的猶大?對于這樣的問題,你怎么看?
4.上帝管教,上帝依舊眷顧:
【耶27:21】論到那在耶和華殿中和猶大王宮內,并耶路撒冷剩下的器皿,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:【耶27:22】必被帶到巴比倫存在那里,直到我眷顧以色列人的日子。那時,我必將這器皿帶回來交還此地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”
上帝還會帶回被擄的器皿。這些預言是如何應驗的?說明上帝對祂子民是如何負責任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