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時我說,神阿,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。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”( 來10:7)。
耶穌基督的降生是人類歷史中最重大的事件。他的降生空前絕后,詩篇記載,先知預言;他的降生感天動地,天使歡呼,牧人傳揚;他的降生繼往開來,結束舊約,迎來新約。今天我要借著圣誕節,透過圣經來和大家分享一個寶貴的主題,題目是《為何而來》,主要和大家分享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,第一、基督為何而來,第二、我們為何而來。這兩個方面是我們每一次過圣誕節,每一個人都需要必須認識的。如果這兩個方面都不曉得,圣誕節過的就沒有意義,沒有價值。
一、基督為何而來
在圣經中主耶穌基督親自的宣告了他來的目的:
1. 為人類的罪惡而來
“我到世上來,乃是光,叫凡信我的,不住在黑暗里”(約12:46)。
“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。乃是召罪人悔改”(路5:32)。
在馬太福音第一章中,圣經記載了耶穌基督降生的事:基督降生之前,天使對約瑟說,瑪利亞“將要生一個兒子。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。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里救出來”(太1:21節)。罪給人類帶來傷害,罪使人類遭受刑罰,罪讓人類失去榮耀。主耶穌來了就是要解決罪的問題,使人類重拾起初神創造的榮耀,神賜福的美好,神同在的平安。把在痛苦中流浪的罪人,重新帶到慈父的懷抱。
2. 為人類的福利而來
“人子來,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”(路19:10)。
主耶穌降生前的人,人生沒有方向,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,就是現今時代的人不也是同樣的迷失嗎?他們為什么活著?常聽見人說:“人為財死,鳥為食亡”,“人生在世吃喝二字”,“人為一口氣”。何等可憐!!!主來是要使人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,使他們的人生更有意義。
主耶穌在世的重要工作就是憐恤貧窮者,醫治患病者,釋放捆綁者。主升天后,教會繼承主的使命,建立醫院,孤兒院,敬老院,殘疾人福利院,提倡慈善事工。主的使命就是服務人類,使人間充滿神的博愛。
3. 為人類的生命而來
“盜賊來,無非要偷竊,殺害,毀壞。我來了,是要叫羊(或作人)得生命,并且得的更豐盛”(約10:10)。
主耶穌曾告訴我們說:“叫人活著的乃是靈,肉體是無益的。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就是靈,就是生命”(約6:63)。“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么益處呢?人還能拿什么換生命呢?”(太16:26)。
主耶穌降生前嬰孩的生命,殘疾人的生命,婦女的生命,老人的生命都是沒有價值的,可以隨意處置掉。就是今天不是也有人在淫亂中污穢自己的生命,用毒品毀壞自己的生命嗎?世人的生命真的輕如塵土,但主耶穌來了,他要賜給你生命,是更豐盛的生命。這生命是不玷污的、不朽壞的、更是喜樂、充實、美滿的生命。
榮耀的君王乃是為拯救人類而來,也是為眷愛人類而來,更是為賜福人類而來。 朋友,你平安嗎?耶穌能帶給你赦罪的平安;朋友,你幸福嗎?耶穌能帶給你滿溢的福杯;朋友,你充實嗎?耶穌能帶給你豐盛的生命。朋友,來吧!
《寶血宏恩歌》(天韻詩歌)
我聽主聲歡迎,召我與主相親。
在主所流寶血里面,我心能夠洗凈。
主啊,我今來,我來親近你,求用寶血洗凈我,洗凈一切罪污。
美哉贖罪寶血,美哉救世宏恩。
美哉基督無邊妙愛,賞賜公義權能。
主啊,我今來,我來親近你,求用寶血洗凈我,洗凈一切罪污。
二、我們為何而來
“……誰領你到這里。你在這里作什么。你在這里得什么”(士18:3)。
1. 來得安息
“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里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”(太11:28)。
有一個喻道故事講到:有位青年在某公司任職,他有一位放蕩不羈的老同事,每隔幾天就來向他借錢,要是不借給他,他就在這青年的耳邊,念念有辭,直到肯借為止,其實他經常是有借無還的。這位青年痛苦萬分,廿多年來好象欠他的債一般,“啞吧吃黃蓮,有苦說不出”。原來這位青年是個逃兵,他那同事知道他的底細,若不借錢給他,他就以“告發”作威脅。直到有一天欣逢國王加冕典禮,下令所有逃兵都到京城領受特赦,這位青年欣然前往而獲得,那個同事還不知道,仍想照樣用它威脅,青年人就大膽他說:“你去告發吧!”說著就拿出特赦證明給他看,他只好啞口無言地退去。廿多年的罪擔脫落,心靈才得安息。每一個罪人來到主的面前,他都會卸下他們罪的重擔,得享釋放的平安。
《豐盛的人生》(贊美之泉)
“若是你有勞苦重擔,可以交托給耶穌。
若是你正灰心憂傷,切莫絕望,投靠耶穌就有希望。
在基督里必有盼望,豐盛的人生他為我照亮;
在基督里必有力量,人生旅途中,我靠主得剛強。
人生旅途中,我靠主得剛強”。
2. 來得永生
“……來信他得永生……”(提前1:16)。
約翰福音3章16節說:“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”。我們每個人在世的年日都是短暫的,虛空的,痛苦的。神借著圣經應許我們,只要相信救主耶穌基督就會得著永生,這個生命是永遠的,充實的,喜樂的。并且可以承受將來的天堂美福。
3. 來得活水
“節期的末日,就是最大之日,耶穌站著高聲說,人若渴了,可以到我這里來喝。信我的人,就如經上所說,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”(約7:37-38)。
“圣靈和新婦都說來。聽見的人也該說來。口渴的人也當來。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”(啟22:17)。
主曾對撒瑪利亞婦人說:“凡喝這水的,還要再渴。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,要在他里頭成為泉源,直涌到永生”(4:13-14)。世上的金錢不能使我們滿足,地位不能使我們滿足,美女不能使我們滿足,只有主的愛才能使我們得到滿足。張學良將軍在信主之后,寫了一首詩歌《我只要主耶穌》1、我只要主耶穌別無所求,有他的同在平安無憂愁。人生的真快樂藏在主愛里,得到了基督得著萬有。2、我只要主耶穌別無所求,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。人生的真快樂且在主愛里,十字架救恩創始成終。副歌:基督徒真有福,耶穌與我們作朋友,得真理得自由,聰明智慧在主手,勇敢地走天路,哪怕人譏諷,不貪戀世界只要耶穌。
最后我們來看馬太福音記載的一個娶親宴席的比喻:“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,天國好比一個王,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。就打發仆人去請那些被召的人來赴席。他們卻不肯來。王又打發別的仆人說,你們告訴那被召的人,我的筵席已經預備好了,牛和肥畜已經宰了,各樣都齊備。請你們來赴席。那些人不理就走了。一個到自己田里去。一個作買賣去。其余的拿住仆人,凌辱他們,把他們殺了。王就大怒,發兵除滅那些兇手,燒毀他們的城。于是對仆人說,喜筵已經齊備,只是所召的人不配。所以你們要往岔路口上去,凡遇見的,都召來赴席。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,凡遇見的,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。筵席上就坐滿了客。王進來觀看賓客,見那里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。就對他說,朋友,你到這里來,怎么不穿禮服呢?那人無言可答。于是王對使喚的人說,捆起他的手腳來,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里。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齒了。因為被召的人多,選上的人少”(太20:1-14)。在這個比喻中讓我們看到要想得著神的救恩,不但要來,還要穿上禮服,就是披戴基督的義袍。愿今天每個來參加圣誕節的人都能得著基督的救恩。阿們!!!
(本文首發在作者微信公眾號: 倪宏恩牧師講章工作坊)
贊助商鏈接